摘要:更多精彩,关注外汇天眼官方微信公众号“天眼观汇圈”、“汇圈天眼”。查询、曝光、交流,满足多种需求
做交易总是亏损,有没有想过是自己的原因?大多数人确实是这么想的,通过不断地改进方法发现仍不能盈利。
有人换一种方式,去统计每年的交易成本,包括佣金、点差、隔夜费等,发现一年下来这几项成本远高于亏损金额,甚至数倍于亏损,换个平台同样的方法竟然开始盈利了。
不是“过夜费”付不起,一直付甚至“包年”真能把自己玩破产,Pepperstone激石明里暗里的成本超出想象。
Pepperstone这个月又被曝光滑点问题,“瞬间就滑点,甚至价格都没到那里”。这不是个别情况,外汇天眼上关于Pepperstone曝光前20条当中,最多的就是滑点、其次是交易费用问题,“隔夜费比我以前的那家贵3倍”。“Leo leoo”的曝光更为典型,一语点破。
“Leo leoo”算是看明白了,一直亏损原来是平台在搞鬼
“这个平台我使用了蛮久的,用到了现在完完全全没有盈利过。我的账号从开始到现在都是负数的。一开始我都觉得是我自己交易的问题,但操作到现在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情。”
第一,我记录的他们价格跟网上查的价格差太多了,疑似以点差的方式割韭菜。
第二,他们的费用贵的很离谱,下面截图那笔交易连6个小时都不到就直接扣了我一大笔费用。
第三,有时候我在盯盘的时候他的波动大的很夸张感觉是在割韭菜。会有不实的插针行情让我非常多不应该赔钱的止损或爆仓。
一开始会选择继续用这个平台就是想说他出的了金(但也都是我剩余的钱,不是盈利),所以在继续一直用。没想到放更多赔更多,这个账号赔了23175美元。我还有另一个他们家的交易帐号赔了也不少钱。
Leo leoo提到的一笔收费高的交易下单时间是周四,没有“三倍隔夜费”, “Leo leoo”持仓不足6小时,下图是Pepperstone每日展期时间规定:“ 如果您在每日展期点持有头寸,则需支付掉期费用,每日展期点指的是服务器时间 00:00,在外汇交易中称为 ”明日次日“ 或 ”tom next“。”
按这规定该笔交易就不能算“隔夜”,不需要收取“库存费”。即便加6个小时也不到凌晨。
如果收“库存费”应该收多少呢?
Pepperstone收费标准:每日隔夜费/信用 =(交易规模 x(基差* +/- 我们的费用));我们的费用 = CFD中间价 x 2.5% / 365。
Leo leoo交易的品种XAUUSD是现货黄金,归类为大宗商品。基差是针对期货产品,那么交易现货黄金的每日隔夜费理论上只有(交易规模 x “我们的费用”)。
Leo leoo一天的隔夜费=(1.8 x100 x(2025 x2.5%/365)=25。这与59差距也太大了。隔夜费跟利率正相关,当前美国利率4.5%左右,去年最高时5.5%左右。即便把降息的1%全加上,算得得隔夜费也才35 。
收的费用根据官网给的公式算都不对,问题出在哪里呢?
Pepperstone把其产品分为四类,显而易见XAUUSD不属于外汇、指数、股票。应归类为大宗商品,前面有提到收费里有基差,基差的计算公式为(P3 - P2)/(T2 - T1)。
其中:P2 = 当月期货的价格;P3 = 下月期货的价格;T1 = 上个当月期货的到期日;T2 = 当月期货的到期日。
如果XAUUSD的隔夜费里加上基差因素,计算的结果则会更接近(这里按平均基差测算)。“如果您在交易中支付基差,我们的费用将被添加;如果您获得基差,费用将被扣除。”
有些交易商提供的黄金产品确实是期货,甚至会标注几月份的合约,这样一目了然。但Leo leoo交易的是XAUUSD是现货黄金,怎么也扯不到基差这个费用上。
时间上没到“展期点”,没到收费时点的的情况下隔夜费收了,数额上本不该收的费用收了。如果再加上滑点等因素,积少成多,投资者即便在交易中有优势也会亏损。单这一项费用一直持仓就能把黄金50多年的涨幅完全吞掉。
滑点不可避免,非对称滑点才可怕
所谓滑点,指的是交易者下单价和最后实际成交价存在差距的一种现象。与点差以及佣金一样,滑点是外汇交易的成本之一。
比如交易者A挂单买入黄金,挂单价格在3000,实际成交价格为2990,正滑点10美元,意味着买的价格更便宜,对交易者有利。反之就是“负滑点”。
如果交易者A挂单在3000卖出,实际成交价格是3010,这个时候对交易者有利,也是正滑点。反之就是“负滑点”。
滑点本身不可避免
滑点的成因有很多种,比如由于市场波动,交易量等因素导致市场行情以毫秒为单位地快速变化,流动性不足导致的市场报价断层,以及网络延迟等因素都会导致滑点的产生。如非农数据公布的一刻,行情图上你看到的下一个价格还没显示出来,可能已经有量化团队来回反复交易很多次了。
国内证券市场竞价规则,依次为价格优先、时间优先、数量优先。谁价高谁先买的到,如果价格相同,谁先买谁先成交,如果价格和时间一样,谁买的多谁先成交。散户与机构同时同价格买,机构买的多,把该价格的单子买光了,散户就买不到,要么自动高一个价位。
市场波动大、或者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,滑点才是常态
针对滑点外汇平台有不同的应对:一般会弹出“价格已经变化,是否需要成交”的二次确认信息。有些平台不会要求客户二次确认,而是直接以最新的价格成交。如果价格变化与申报单价格差异超过一定限度,也会有成交失败提醒。
上面都是合理的解决途径,还有一种众人唾骂的“非对称滑点”
从理论上来说,正向滑点和负向滑点的几率是一样的,也就是说,你从滑点中受益或是亏损的几率是对等的,这也是完全合理的。而非对称滑点也就是异常滑点才是交易商刻意黑钱的表现。
监管机构通常要求滑点必须对称,这意味着如果负滑点被施加给交易者,那么正滑点也应该被施加给交易者。如果一个经纪商只提供负滑点,而不提供正滑点,这种行为通常会被视为不公平和不合规的。
Pepperstone是合理滑点还是“非对称滑点”?
虽然有众多用户曝光Pepperstone滑点,普通投资者实际上很难分辨是否是“非对称滑点”,经纪商也很容易甩锅,比如行情波动大正常滑点,交易清淡流动性不足,流动性提供商导致,对接的银行导致,网络延迟导致。
投资者自己交易中如果频繁出现对自己不利的滑点,而几乎不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滑点,那大有可能是经纪商做手脚,长期频繁交易这个成本日积月累会非常大。
同一个网站,区别对待
Pepperstone有众多监管牌照,拥有澳大利亚ASIC全牌照(MM)的公司主体是PEPPERSTONE GROUP LIMITED;拥有英国FCA【直通牌照(STP)】的主体是PEPPERSTONE LIMITED;拥有巴哈马SCB【零售外汇牌照】的主体是Pepperstone Markets Limited,该监管属于【离岸监管】。
Pepperstone的主网站由巴哈马的公司运营,可能不同IP地址的客户账户会分配到不同的监管公司,中国区开户会不会开在巴哈马监管的公司名下,如果是这样的话有这么多曝光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外汇天眼提醒:FCA、ASIC牌照含金量高,但一定要防范经纪商“监管转移”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