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近年来,新加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,2024年诈骗及网络犯罪金额创历史新高,达11亿新元(约36亿5900万令吉)。
近年来,新加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,2024年诈骗及网络犯罪金额创历史新高,达11亿新元(约36亿5900万令吉)。诈骗受害者因应急或维持生活,不得不借贷还债,债务问题日益严重。
受害者案例:欠债高达65万新元,生活拮据
报道中提到,一名40多岁的外籍员工维杰,去年7月陷入投资诈骗,欠下高达65万新元(约216万令吉)债务。为了还债,他向朋友借了20万新元,向银行贷款45万新元,甚至卖掉印度的房产仍不足以偿还债务。生活拮据的他曾有三个月出现一餐没一餐的情况。经过信贷辅导会协助,银行将贷款期限延长至5年,他每月生活开销压缩到1000新元,且已还清90%的债务。
另一名受害者阿里(40岁,送货员)则因兼职诈骗被骗逾2万5000新元。他起初投入6000新元,后被要求追加投资,最终无法收回本金,只能每月从薪水中拿出500新元还债。
诈骗案件持续增长,辅导机构积极介入
新加坡信贷辅导会总经理陈慧敏指出,今年第一季度已有33名诈骗受害者求助,预计全年个案将超过130起,较去年106起明显增加。大部分受害者均陷入投资骗局,被告知先投资才能提取本金和利润,资金无法取出后不断追加投入,最终债台高筑。
辅导会通过帮助受害者制定还债计划,减少生活开支,协助延长贷款期限,减轻还款压力,同时劝诫借钱还债只会让问题恶化。若债务无法偿还,辅导会会建议申请破产作为最后手段。
专业工具助力风险防控
在数字时代的投资环境中,借助第三方专业工具进行立体化风险评估已成为必要环节。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交易商信息查询平台,外汇天眼 WikiFX 为投资者构建了多维度的安全防护体系:
新加坡诈骗案金额创新高,受害者背负沉重债务,生活陷入困境。社会各界应加强防范意识,避免陷入投资及兼职诈骗陷阱。受害者应及时寻求专业辅导,合理规划还债,避免债务雪球越滚越大。
免责声明:
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,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,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
一场原本充满希望的网络邂逅,最终却让一名本地女销售与市场高管陷入了巨额损失的噩梦。
纳闽警方近日通报,一名30岁女子因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则高回报投资广告,先后向诈骗者指定的多个银行账户分阶段转账共计33,508.25令吉,最终发现被骗,报警求助。
一名工厂职员因参与Telegram上的虚假投资计划,损失了高达RM130,000。该骗局承诺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回报,引诱受害者进行多次银行转账。
848年,加州萨特磨坊发现黄金,消息迅速传开,成千上万人涌向加州,梦想一夜暴富。随后,澳大利亚、南非、加拿大等地也爆发了淘金热。